信托公司熱衷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
來源:每日商報 郭雀屏 時間:2015-10-23
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31家完成備案
6月以來,資本市場走勢萎靡,但正是在這蕭條的背景下,信托公司卻越來越看重資本市場,紛紛舉牌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,截至目前,68家信托公司中已經有 31家備案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。而且從備案的時間來看,資本市場走勢最低迷的三季度卻成為信托備案的峰值,備案公司數量達15家,今年二季度這個數字是9家。
近半信托公司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
去年的10月23日,萬向信托成為第一家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信托公司,時至今日,正好一周年。這一年內,資本市場正為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所重視,尤其是今年二季度后,有24家信托公司扎堆“備案”,其中三季度達到峰值的15家。截至當前,在全部68家信托公司中,已有31家信托公司備案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,這意味著,有近一半成為“私募基金管理人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據相關研究人士不完全統(tǒng)計,目前至少還有23家信托公司旗下的私募子公司完成了備案。
信托公司以及信托公司旗下的私募子公司“扎堆”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,業(yè)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信托公司傳統(tǒng)的房地產信托、政信合作等業(yè)務愈發(fā)難做,而資本市場則越來越受到信托公司的重視。此外,信托公司原本只是提供通道業(yè)務的經紀商,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代表它們有意向具備投研能力的投資顧問轉型。事實上,今年以來,已有一些信托公司開始借助發(fā)行私募基金來探索主動管理的證券投資業(yè)務。
以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的信托產品目前不多
據了解,根據經營業(yè)務的不同,31家備案公司中,管理基金主要類別為證券投資基金的有24家,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有3家,其余4家為其他投資基金。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一級市場,即PE,投資對象為未上市的企業(yè)。證券投資基金則主要投資于二級市場,投資對象不同,因此在運作模式上也有很大差異。
不過,盡管信托公司“扎堆”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,但與業(yè)內普遍期待的信托公司將發(fā)力主動管理型的證券投資業(yè)務相悖的是,其作為管理人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數量卻并不多。目前只查詢到華潤深國投信托、民生信托、中融信托、中原信托和云南信托5家信托公司擁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。
一位業(yè)內人士分析稱,信托公司擁有發(fā)行的資質與能夠發(fā)行成熟的產品還是有區(qū)別的,絕大多數信托公司原本只在通道業(yè)務上發(fā)力,因此在投研能力上相較證券公司、基金公司、私募基金公司等機構要弱一些,未來信托公司謀求轉型依然需要時間驗證。
6月以來,資本市場走勢萎靡,但正是在這蕭條的背景下,信托公司卻越來越看重資本市場,紛紛舉牌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,截至目前,68家信托公司中已經有 31家備案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。而且從備案的時間來看,資本市場走勢最低迷的三季度卻成為信托備案的峰值,備案公司數量達15家,今年二季度這個數字是9家。
近半信托公司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
去年的10月23日,萬向信托成為第一家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信托公司,時至今日,正好一周年。這一年內,資本市場正為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所重視,尤其是今年二季度后,有24家信托公司扎堆“備案”,其中三季度達到峰值的15家。截至當前,在全部68家信托公司中,已有31家信托公司備案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,這意味著,有近一半成為“私募基金管理人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據相關研究人士不完全統(tǒng)計,目前至少還有23家信托公司旗下的私募子公司完成了備案。
信托公司以及信托公司旗下的私募子公司“扎堆”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,業(yè)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信托公司傳統(tǒng)的房地產信托、政信合作等業(yè)務愈發(fā)難做,而資本市場則越來越受到信托公司的重視。此外,信托公司原本只是提供通道業(yè)務的經紀商,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代表它們有意向具備投研能力的投資顧問轉型。事實上,今年以來,已有一些信托公司開始借助發(fā)行私募基金來探索主動管理的證券投資業(yè)務。
以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的信托產品目前不多
據了解,根據經營業(yè)務的不同,31家備案公司中,管理基金主要類別為證券投資基金的有24家,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有3家,其余4家為其他投資基金。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一級市場,即PE,投資對象為未上市的企業(yè)。證券投資基金則主要投資于二級市場,投資對象不同,因此在運作模式上也有很大差異。
不過,盡管信托公司“扎堆”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,但與業(yè)內普遍期待的信托公司將發(fā)力主動管理型的證券投資業(yè)務相悖的是,其作為管理人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數量卻并不多。目前只查詢到華潤深國投信托、民生信托、中融信托、中原信托和云南信托5家信托公司擁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。
一位業(yè)內人士分析稱,信托公司擁有發(fā)行的資質與能夠發(fā)行成熟的產品還是有區(qū)別的,絕大多數信托公司原本只在通道業(yè)務上發(fā)力,因此在投研能力上相較證券公司、基金公司、私募基金公司等機構要弱一些,未來信托公司謀求轉型依然需要時間驗證。